首页 >百科词条 >晓阳村

恭喜词条创建成功 2023-08-27 03:48:49

已收录请使用count标签查询个有关百科词条词条 已浏览0人次 创建词条

晓阳村(山东青岛城阳区红岛街道下辖村)
0 0

晓阳村 山东青岛城阳区红岛街道下辖村

晓阳村位于红岛虎守山南、岙东公路西侧,距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红岛街道驻地一公里。村名,初为“小洋疃”,后改为“小洋村”。1934年以“三阳开泰”之义,更名为“晓阳村”。

中文名

晓阳村

面积

5.06平方公里

人口

1659(2002年)

耕地面积

850亩

简介

晓阳村中心位置为东经120°15′,北纬35°13′。其辖区:东至羊毛滩,西与沟角村毗邻,南与西大洋村接壤,北依红岛街道驻地高万丈山,西南濒临胶州湾畔。东西最大距离2.3公里,南北最大距离2.2公里,方圆5.06平方公里。截止2002年,全村总户数531户,总人口1659人。

发展

在方圆5.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有历称政治、文化、军事中心驻地的高万丈山,有闻名遐尔的虎守山,有特殊地壳构造的滑石窝崖、红土崖,有养育一方人的胶州湾,有避风衣港、养虾池、养殖区及各类海产品加工厂,如此等等。此外,马乱顶、大将口、莲花湾、北宅坡、木鱼山等特殊的自然景点,其传统流传。晓阳村不仅是青山环抱、绿水长流之地,且也是海岛发展第三产业、实现“经济国际化、城市园林化、社会现代化”的中心位置。

晓阳村北部群山隆起,系胶莱盆地东南部青山地层。北高南低形成坡度平缓的丘陵地。村落的东南部有曲折的河流入海。地势不同造成地貌各异。高万丈山、虎守山与晓阳村的南北落差为52米;东部、东南部田野跟晓阳村中心街地平面高出4—5米不等;村庄西高东低落差0.8米;北高南低落差为1米,这样北部、西部、东部的水流,均于晓阳村东侧汇集入海。

晓阳村属北温带、海洋性气候。四季变化和季风进退都比较明显,具有冬无严寒,夏无酷暑,年温适中,气候温和的北温带特点,又由于胶州湾的调节作用,表现出春冷、夏凉、秋暖、冬温,昼夜温差小、霜期短的海洋性气候特点。

处于北温带的胶州湾,水产资源丰富。晓阳村的养虾池,每年盛产的大对虾,颇受客商的喜爱。浅海滩涂养殖的牡蛎杂色蛤、泥蚶等为优质产品,畅销国内外。胶州湾拥有水产品110余种。晓阳村主捕其中的鲅鱼、刀鱼、梭鱼、片口鱼、光鱼、鲴眼鱼、青板鱼、虾虎、银花虾、青红盖蟹。

历史沿革

据《即墨县志》、《崂山县志》记载,晓阳村立村以来,截止2002年,已有598年的历史。继孙氏之后,来此定居的有孙(另支)、王、姜、崔、杜、胡、韩、潘、李、李(另支),共九姓。

晓阳村

明永乐二年(1404年)孙俊、孙仲由云南省迁此,立“小洋疃”,后称“小洋村”。王氏于永乐九年(1411年)由即墨县迁此,姜氏于清光绪十六年(1890年)由胶县迁入,崔氏于清光绪二十五年由即墨县迁入。杜、胡、韩、潘、李均为1958年后迁入定居。明清时期,小庄村隶属即墨县里仁乡。1922年划归胶澳商埠海西区。1930年划归青岛特别市阴岛区。1938年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岛后,又归属即墨县,日本投降后,仍属青岛市阴岛区。

1949年阴岛解放后,又归属即墨县管辖。1956年阴岛区、马哥庄区、中华埠区、河套乡合并,由阴岛区公所管辖。1958年成立阴岛人民公社,称生产大队。1961年先后归属崂山郊区、崂山县。1967年阴岛更名为“红岛”。1984年撤红岛人民公社,成立红岛乡人民政府。1991年撤乡设镇。1994年划归青岛市城阳区红岛镇。2001年撤红岛镇改为红岛街道办事处管辖。

晓阳村有两个地片名——北宅坡、刘家茔。明朝何氏于北宅坡建房居住,其繁衍情况及又迁至何处,失考。刘家茔地片在晓阳村域内,该刘氏当年于何处居住,又移至何处,失考。

据《孙氏族谱》记:氏族为云南昆明县乌沙卫柳树村人。明永乐二年二月中浣日,乘桴登程北上,行期两个多月及五月上浣日。至山东即墨西南乡阴岛地面(即红岛)。当时四面近海可以捕鱼。岛中部园陵坎坷,地面荆棘丛生。北部略岗,毗连胶。余始祖孙俊、孙仲公兄弟二人先来到阴岛虎守山前占产选择好地方,就立一个小疃,取名“小洋疃”,即划东西街路,街北地势较平垲,独占居之,并撒灰占产,开垦荒地,进行生产。至四世祖无邻相处。又数年于崇祯年间又有余四世祖之继来小洋的讳壹世、壹皆公兄弟二人扑来,也思聚族而居之,深情厚义相亲的族人,即以街南之闲地,给与继来的祖先居住,余祖先才开始有相处的邻居了。我族虽有街南、街北之分别,其相处莫不安敦和谐的。

孙氏已有十九代,现最小辈为“义”。

地理风景

域内景观壮丽无比,传说颇为动人。

高万丈山 此山位于晓阳村后,略偏西北,海拔51.5米。1930年青岛市进行地理环境考察时,命此山为“高万丈”。歌谣云:高万丈,万丈深,打柴郎一失脚,咕碌咕碌滚三春。

高万丈呈伞状,方圆500亩,从山角至山巅,苍松翠柏,奇花异草遍布,乃乘凉避暑之胜地。

立于山巅,晓阳村一排排整齐的楼房、平房尽收眼底,顿生居高临下、一目千里之感。全岛的村庄、田园、树木、水塘、道路、楼房、远山、海洋、车辆、人群一目了然。跟青岛市区、黄岛开发区一衣带水,来往甚便。

良好的地理位置,优越的自然环境,历来被人重视,堪称一绝。各个历史时期,高万丈成为战略要点,作为政治、文化、军事中心。

虎守山 该山位于晓阳村北一公里。山内有一洞穴,据传有一虎栖居洞内,守住一方灵气,故为“虎守山”。虎守山的洞穴长十余米,宽2米,高1米。山石结构为层迭式。山腰山巅的缝隙生长着黑松及名目繁多的野花。昔日,山的周边杂树密集、古木参天,环境十分幽静,灵异非凡。虎守山传说颇多。虎守山打虎、人参娃的出没、风暴信号灯的神秘作用至今流传民间。虎守山东侧为千佛山,西侧为高万丈,北侧为莲花湾,故此山闻名遐迩。

滑石窝崖 晓阳村西海边有一东南西北向大石壁。名谓“滑石窝崖”。该石壁呈白色,质软发滑。其形状象石床,也象一处钓鱼台。昔日人们到此,于石壁上一坐一躺,甚感舒服。涨潮时,微波嬉壁,游鱼恋石?在此垂钓,情趣盎然。由于自然风化,加之波浪冲击,随着时间的推移,石壁临海一侧,出现蜂窝状,底部由外及里形成洞穴。雨季路人可随时进洞避风躲雨,夜间却是禽类、兽类的栖息之地。

红土崖 在滑石窝崖南侧有长百余米,高8—10米的土崖,因土质呈红色,故为红土崖。建国后部分地质工作者前来考察,经化验:土质细腻、有粘性、耐高温、色泽强,一度计划加工装袋,准备出口,后不知何因停止开发,至红土未得以利用。

滑石窝崖跟红土崖仅一沟之隔(沟最宽处为三米),为何能够一硬一软,一红一白呢?不少人路经此处,思索着它的奥秘。

木鱼山 晓阳村东一公里处(羊毛滩北200米处)有一山岭,呈“凸”状,用石头或铁独锤敲打山石,发出木鱼之声,名谓“木鱼山”,一般人对此不以为然,而好奇者却经常前往尝试。

尼姑庵(一名莲花庵)相传,明朝神宗年间,本地有一女子,梦中得到一位佛老的指点,叫她于莲花湾旁建造一处佛院。该女子按照佛老的旨意,来到莲花湾旁勘察地形,她立在莲花湾右上侧的石崖上,正凝神观赏莲花时,突然一阵旋风从莲花湾升起,向她站立的位置旋转,旋风转到女子身旁稍停逝去。心有灵犀一点通,该女子立刻领悟到:此处即是佛院圣地。她按照佛教建筑的格局,造房三间,请来工匠塑佛祖像一尊,从此该女子成为出家修行的女佛教徒。由于她为人厚道,心灵虔诚,在愚昧落后的年代里,得到不少人的尊崇,而她修炼成佛的意念更加坚定。好景不长,明朝末年,社会动荡不安,民不聊生,兵荒马乱。一日,不知从何处开来一股马队,杀气腾腾地进了佛院。这位佛教徒趁机从后门逃走。这一去杳无音讯,再未见踪影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莲花庵陈旧破碎,面目皆非,但当地乡民对莲花庵的始末还记忆犹新。

马乱顶 晓阳村东南一里处有一高坡,名为马乱顶。明永乐年间,兵荒马乱,官逼民反的现象十分严重。据传:某一日,一队黄旗兵马自马哥庄趁海水下落,开进阴岛,驻扎在晓阳村前。翌晨,一举蓝旗的马队获悉黄旗军的驻扎地后,匆忙赶赴阴岛与黄旗兵马交战。两军于晓阳村前相遇后,黄旗队占领高坡,蓝旗军于高坡下将黄旗军团团围住。于是,血战的序幕拉开了。坡下蓝旗军持刀喊杀向高坡出击;坡上黄旗军持弓箭远射,逼蓝旗军后退。战马嘶鸣声,枪刀撞击声混杂一起,乱成一团,黄旗军伤亡惨重,惟有一将军夺路而逃。战停,高坡上一片狼籍,马蹄痕迹斑斑。“马乱顶”即因此而得名。

大将口 马乱顶血战,黄旗军惨败,惟有一将军夺路而逃。这位将军跨马夺路,初朝晓阳村东侧小路北行。不料路遇蓝旗军的埋伏。将军见势不妙,回马西行。晓阳村西为大海,沿海边不是石崖,就是沟壑,军事上属凶多吉少的险要地带,不易逃脱。但他一不做二不休,毅然决然朝海边奔去,蓝旗军随后追击。在这危难严峻时刻,智勇双全的将军策马加鞭,进入一条沟渠。他明知沟渠中的积水杂草马行不便,但别无选择,只有如此。最后终于冲出沟渠,朝西北方向奔去。蓝旗军见势也不再追击。

后人为记忆此事,把将军沿渠出逃口,谓“大将口”。

人文艺术

(民间文化、特色建筑、民间收藏的文物)

清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,德国侵占青岛后,于阴岛晓阳村建天主教堂一处,建筑面积120平方米。1898年又于教堂东北侧建秀女楼(二层)一处,建筑面积72平方米。教堂大门顶端有十字架,院内有钟鼓楼,教堂内部的色彩和摆设神秘莫测,阴森可惧。披着宗教外衣的德国传教士,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,广泛网络教徒,企图摧毁我民族精神,扼杀我民族斗志。少数愚昧无知者,未认清德国传教士的伪善面目,受骗上当,成为信徒,接受异族的奴化教育,以至神情麻木,甚受其害。1966年彻底拆除。

菩萨庙 清乾隆年间,晓阳村于村东建菩萨庙一处。庙的建筑面积400平方米,造型古朴,色彩暗淡。庙顶脊骨上有形态各异的兽类。四角飞檐上各有两个瘦狗子。庙内正中是菩萨像,脚下两个侍女站班。右面为霹雷将军,脚下有两个武士站立。左面是送生娘娘,脚下有两女站立。四周墙壁绘有善恶报应的图象,令人触目惊心。菩萨像前设案台、香炉,每逢年节,香火兴旺,来人络绎不绝。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,1951年该庙拆除。

岳石双孔斧 1956年村民孙振宽于晓阳村北宅坡(地片名)耕地突然发现一石状器物,顿时传遍全村。好奇者争相观赏,为器物取名“石锄”。石锄长10厘米,由两个底角构成,上部为半圆形,边缘光滑无棱。厚度为5厘米,下部边缘为一个切削面,跟现用的铁锄相似。石斧中间有两圆孔,穿上木把,即可使用。器物石料坚硬,青底白花,做工细腻、严格。

晓阳村具有乡土气息的民间文艺,颇为盛行,其特点均为劳动人民创造,而又被劳动人民所喜爱,故有其无限的生命力。

明清时期晓阳村就出现了戏剧、跑耍等(高跷、旱船、跑驴)艺术形式。民国时期又出现了鼓书、民族乐器演奏等。

旧时,由戏剧爱好者牵头,中、青年参与,以自筹形式,自发组成戏剧组。

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,为了配合党的中心工作,为了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,活跃村民文化生活,以青年团组织为中心,成立晓阳村剧团,团长兼导演孙中仙、孙中流。演出剧目除《红灯记》、《一块银元》等之外,自编的快板书《参军》、《学文化》等亦颇受群众喜爱。

(五)

旧中国因生产力落后,粮食产量低下,村民难得温饱。自德国、日本帝国主义相继侵入红岛之后,加之官府腐败透顶,游击队逼钱要粮,土匪或明或暗横行乡里,情势十分险恶。村子在铁蹄下抗争,在生命线上挣扎,有的含泪离乡,不知去处;有的逃荒要饭,可怜之至;有的打短工,扛长活苦度春秋。

1949年共产党解放了晓阳村,村民终于有了出头之日,从此扬眉吐气,当家做了主人。从国民经济恢复到社会主义全面建设;从土改到互助组、生产队,这一系列的固国、安邦、利民发展的治国方略,带来了社会进步、经济发展,村民生活亦随之提高。1978年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晓阳村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,与时俱进,开拓创新,各项事业蓬蓬勃勃,出现了百业兴旺的可喜局面。1983—1985年村办工厂两处,1999年引资企业一处,年租金19万元。民营水产加工厂20家,商业、服务业11家,流动商业15户,滩涂养殖(包括池养)30户,饲养业9户。从1990—1998年工商、服务、养殖业总收入2952万元。在深化改革的同时,一直坚持农业向高效农业发展,近海捕捞向远洋捕捞发展。从1990—1998年渔业总收入3020万元。九年间平均年总收入2920万元,人均收入1150元。

获得荣誉

随着物质文明的提高,精神文明亦在急剧变化。教育事业的发展、环境卫生的改善、村民福利待遇的增长、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,均有目共睹。全村大专以上学历35人,中专学历(含高中)151人。对全村60岁以上老者养老保险制度已全面落实。2002年对70岁以上老者实行生活补贴制度,已为红岛街道之先例。在精神文??建设中,村民争创“五好家庭”、“十星级文明户”的风气,已蔚然形成。全村“十星户”10家,“九星户”247家、“八星户”199家、“七星户”67家,共523户,占全村总户数90%以上。在两个文明建设中,晓阳村从1991年—2002年,获“文明村庄”、“先进党支部”等荣誉37项,其中市级、区级党政荣誉12项。

  • 上一篇百科:奶油奶酪布丁
  • 下一篇百科:冬柏岛
  • 参考资料

    相关阅读

    声明

   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,均为原作者的观点,不代表蜗牛百科知识网的立场,也不代表百科网的价值判断。百科的词条(含所附图片)系由本站或网友上传,如果涉嫌侵权,请与客服联系,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。未经许可,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、抓取本站内容。

    晓阳村

    晓阳村

    最新百科

    热门百科

    词条统计

    浏览次数:0
    最近更新:2023-08-27
    创建者:xiaoshu

    赣ICP备2022008914号 Copyright 2022-2026

    http://www.tcqwm.com/所有